9月13日晚間,羅永浩發布微博稱,西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。期待預制菜相關的國家法規盡快出臺。
此前,13日下午羅永浩于微博轉發第一財經日報報道,聲明其立場:不反對預制菜,在某些情況下,甚至會主動選擇預制菜;既然預制菜合法,餐館當然有權使用預制菜,但消費者有權知道餐館是否使用了預制菜。
(資料圖片)
事件起源于9月10日羅永浩發布的一條微博。羅永浩稱,西貝多數菜品為預制菜,“發現幾乎全都是預制菜,還那么貴,實在是太惡心了。希望國家盡早推動立法,強制飯館注明是否用了預制菜”。
據新浪財經報道,9月11日,西貝董事長賈國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一定會起訴羅永浩,旗下餐廳還將推出“羅永浩菜單”。
賈國龍對媒體表示,餐飲行業不回避預加工菜品,但“我們不是預制菜,國家對預制菜有嚴格定義”“按國家規定,我們沒有一道是預制菜,而且100%不是預制菜”“羅永浩說全是預制菜,太惡心了,挺傷我們的”。
羅永浩隨后密集發布多條微博表態,稱“即使它(預制菜)真的衛生,也非常荒唐,正規廠商生產的罐頭最衛生,你想去飯館吃罐頭嗎?”“哈哈,牛大骨現煮,莜面現搓,塑料袋現剪,微波爐現打,準備好的話術現讀。”
據新華社報道,根據2024年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發布的《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》,預制菜是以一種或多種食用農產品及其制品為原料,使用或不使用調味料等輔料,不添加防腐劑,經工業化預加工(如攪拌、腌制、滾揉、成型、炒、炸、烤、煮、蒸等)制成,配以或不配以調味料包,符合產品標簽標明的貯存、運輸及銷售條件,加熱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預包裝菜肴。
近年來,多地采取諸多舉措,助力預制菜行業高質量發展。湖南提出通過構建預制菜冷鏈物流體系、培育預制菜產業品牌、建設綠色優質原料基地等手段推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。山東也提出,充分發揮農產品資源豐富的優勢,打造一批預制菜產業高地和產業集群。
專家及業內人士認為,標準化、透明化、創新化發展,是預制菜產業的未來之路。
一是加快出臺相應國家標準,為行業發展提供依據。業內人士建議加快研究國家標準,為預制菜生產、運輸、處理等全流程提供參照。同時,鼓勵相關企業進行創新,在保鮮、干燥等技術上持續突破,為行業發展賦能。
二是推進餐飲行業的預制菜告知制度,保障消費者知情權。上海澄明則正(北京)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慧磊認為,有關部門應加快推動預制菜告知制度建設,鼓勵餐飲企業在用餐區域的顯眼處對預制菜使用情況進行標注,有條件的企業也可通過網站、App等為消費者提供查詢渠道,充分保障消費者知情權。
三是為消費者提供暢通的申訴渠道,筑牢食品安全法律底線。法律人士認為,對于欺騙消費者使用預制菜代替現炒等涉嫌侵權的行為,鼓勵消費者留存購買憑證、食品樣品等證據,積極維權。同時,對于查實侵權的企業,應依法督促其對廣告、標語等做出調整,并給予相應處罰。
來源:綜合本報此前報道、新華社、羅永浩微博